帮助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1. >广东卓越质量品牌研究院宣传片

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综述

行业综述

惠州智造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引领产业创新变革

发布时间:2017/11/6 9:17:43

  游逛“云世界”、体验“物联生活”,与智能机器人对话,领略智慧城市风采、欣赏中国手机创新大赛“天鹅奖”作品……11月3日,2017中国手机创新周和第六届中国(惠州)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应用博览会(下称“云博会”)在惠州会展中心圆满收官。

  在为期3天的展会里,“云博会”展览、行业高峰论坛、落地项目对接会、中欧项目路演,加上中国手机创新周活动的“叠加效应”,紧凑而高效的展会活动收获颇多。

  来自组委会的统计,本届“云博会”共签订意向合作项目238宗,金额约7.96亿元;现场销售约1.03亿元,签订销售合同195宗,金额达5642万元;达成意向代理(经销)商468家;现场参观观众近10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超3万人次。

  这是继2012年首届展会后,惠州连续成功举办的第六届“云博会”。

  当前,在搭建一个前沿科技对外交流合作新平台、实现招展与招商“双赢”之时,惠州正通过“云博会”与全球创新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以创新驱动“惠州智造”走向全球视野。

  ▶专业办展的1:9带动力

  展会成果引领产业创新变革

  在会展业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高端展会,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

  说法虽略显夸张,但会展业“1:9”的产业带动效应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换言之,如果展览业的收益是“1”,带动相关产业的收益则是“9”。

  在本届“云博会”上,国内外顶尖高新技术企业集体亮相,他们不仅带来了最炫的高科技产品,还带来最新的技术,不少企业希望能将科技项目落地惠州,更有企业已经落地惠州,助力惠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智慧城市,以达到“双赢”和“智慧效应”。

  可以说,从“云”端落地,以“物”联生根,6届“云博会”后,惠州带着丰硕的展会成果,展开的是一场产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对惠州而言,能够连续举办6届云计算、物联网行业的专业盛会,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以及围绕这一优势衍生出的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手机设计制造等新兴产业创造力,是“云博会”能在惠州连续成功举办的重要原因,也是形成“智慧效应”的基础。

  2016年,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3532亿元,增长4.3%;实现增加值678.7亿元,增长7.6%。全市软件业务收入179.7亿元,位居全省第四,增长119%。同时,手机产业、汽车电子等基础扎实,拥有手机设计方案、线路板集成制造、发射芯片、天线、玻璃基板、触摸屏、充电电池、充电器、蓝牙耳机、摄像头、手机外壳等配套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与手机产业关联的企业近1000家。

  同时,惠州目前已组建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相关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超过50家,拥有物联网终端及应用服务企业超过130家,培育了以华阳集团、德赛集团的车联网,TCL的智慧家庭、交互式个人信息终端为龙头的三大支柱性物联网企业,项目技术遍布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媒体传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车载系统研发等技术领域。

  惠州物联网终端及应用产业基地、惠州智能移动终端制造产业,获批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惠州被工信部认定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是广东省第一批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城市……

  一年一度的“云博会”,让惠州一次又一次站上了物联网和云计算时代的行业新风口,成为惠州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平台,推动供给结构优化,为实体经济注入内生动力。

  ▶行业专家纷纷点赞惠州

  宜居宜业之城孕育新经济生态

  经过连续6年的培育,惠州“云博会”逐步成为国家、省、市联动举办的全国性高端专业展会,展会“四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高端化)水平显现,有效培育和拓展了惠州乃至广东新兴信息服务新业态。

  辅以“叠加”举办的五届中国手机创新周(大赛),吸引了三星、中兴、华为、乐视、酷派、联想、魅族、TCL、Vivo、联发科、华硕、LG、摩托罗拉等一大批国际、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参加活动,惠州的城市形象也在稳步提升。

  一个鲜明的印证是,经过3天的展览,惠州的诸多本土企业也用原创产品“征服”了外国观众,国外专家大咖纷纷为“云博会”点赞,称今后将有很多合作。

  作为惠州的本土企业,广东谷通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次参加“云博会”,但直呼参展效果大大超出预期,首日多达100多家企业有合作意向,其中有数十位是下了订单的外国厂商。

  “‘云博会’为企业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让企业长了见识,也让外国厂商认识了中国的企业和技术。”谷通科技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

  “云博会”现场促成较多的合作意向,让参展企业收获颇丰,而在众多国内和本地企业口中的“长见识”,则源自于本届“云博会”上举办的2017中国制造创新峰会、中国智能终端产业高峰论坛、专家辅导会、中欧交流会等为企业“把脉问诊”的创新活动。

  美国工业工程学会及美国质量学会院士杨凯,德国工程院院士、卡斯鲁尔大学生产工程系主任弗莱厄希,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现任构架任务组联合主席林诗万、鸿海科技集团资讯长胡智深,思爱普(SAP)大中国区副总裁、大数据与行业分析业务总经理徐哲等大咖出席作经验分享交流,也让企业纷纷点赞“云博会”的专业性、高端性和引领性。

  以中德交流会为例,德国管理学思想家、“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等专家,就为本地企业带来了发展的“良方”,他们直面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把脉和辅导,现场就自动化改造回本难、员工流失率高等问题进行探讨,为企业“支招”。

  通过3天时间的沟通交流,众多外来专家和客商,也对惠州这座文明之城留下了深刻印象。“‘云博会’办出了专业化、国际化,惠州的大街小巷也非常干净整洁,惠州人民热情礼貌,在这里我们有家的感受。”美国工业工程学会及美国质量学会院士杨凯说,第一次来惠州,就被城市的文明风尚、创新氛围所吸引。

  浪潮集团广东公司云服务产品部副总经理龙云飞也表示,惠州的城市环境优美、文明氛围浓厚,还出台了许多创新创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发展新型经济,创造了一个宜居宜业的好环境。

  ▶展会擦亮城市“云品牌”

  搭建企业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平台

  从2012年首届展会时的300多家,到今年吸引腾讯、华为、思科、思爱普、百度、浪潮、科大讯飞、中软国际等500多家企业(机构)参展,6年过去了,作为一项烙有惠州标签的固定化展会,“云博会”的办展意图已不只停留在吸引多少行业巨头到场,或是达成多少宗合作项目,惠州的办展之意也更多地投向了擦亮城市的“云品牌”。

  从2014年的“云博会”开始,惠州便以“云博会”网站和微信为入口,建设“网上云博会”平台,探索采取互联网“会员制”方式,打造“永不落幕”的“云博会”。

  通过“网上云博会”平台,会员企业可对外发布最新技术和产品、服务、供求关系等信息,提供随时随地、多维度查询企业信息,实现企业间互动、合作。

  在办展形式创新同时,惠州也在探寻着一条将展会的平台效应、品牌力与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城市产业升级相融合的全新道路。

  尤其是相比往届,第六届“云博会”更具国际范,通过对接全球的创新资源,“惠州智造”、“云品牌”也更多地走向了国际视野。

  今年的展会活动中,首次安排了项目路演,特别是项目路演中欧专场、中欧产业对接合作推介会等活动,吸引了来自德国北威州经济发展署、德国工商大会、法国巴黎大区工商会、法国对外贸易委员会等欧洲4大机构携智能产品创新项目参与路演。

  路演开始前,欧洲产业投资代表纷纷推介欧洲的投资环境,以及欧洲产业、企业与惠州的合作前景。

  “惠州在石油化工、电子数码产业方面发展迅猛,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北京办事处中国首席代表封兴良说,德国北威州的产业有很多地方与惠州有相似之处,如石油化工、制造业等,通过“云博会”的平台可促进两地产业合作。

  这些外来项目中有不少还是全球最盛大的新科技展览会之一、国际消费电子展的获奖项目,如法国的Shapeheart运动臂包、Sensowake气味闹钟、Catspad智能猫食喂供器等。

  多家参加路演和洽谈活动的惠州企业表示,有意向将中欧路演项目在惠州落地,并与欧洲相关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法国对外经贸委员会主管、法国高新技术专家委员会主席吉尔伯特·瑞维永表示,在参观“云博会”期间实现了交流“零障碍”,也充分感受到了“云博会”的办展诚意,这些都将成为今后合作的重要基础。

  惠州产品搭乘中欧班列快销欧洲

  当下,正以“一带一路”倡议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惠州制造企业如何“走出去”和“引进来”?在“云博会”现场,一条中欧班列“惠州朗华号专线”(惠州仲恺-深圳-德国)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这是全国第一家由民营供应链企业运营,全国首条实现海铁联运的中欧班列。惠州企业的产品可搭上班列的快车,经深圳一路向西,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最终到达德国重要工业城市杜伊斯堡,全程1.3万公里。

  相比其他交通方式,这条中欧班列将惠州产品从铁路运到欧洲,只要16天时间,是海运时长的四分之一,空运价格的五分之一。

  “相对于我国其他城市开行的中欧班列,‘朗华号’中欧班列走的是西通道,不绕路,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惠州朗华总经理黄华说,自今年5月“朗华号”中欧班列开通以来,共串联了亚欧16国,惠州制造产品“走出去”、“引进来”,全面与国际接轨迎来了新通道。

  目前,“朗华号”中欧班列固定每周三发车。根据计划,“朗华号”中欧班列今年底实现双向对开,今后还将在仓储、外贸、电商等方面发力。

  数据显示,2016年惠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044.8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五。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506.4亿元,增长13.7%。

  2008年到2010年,惠州企业“走出去”数量基本保持在每年6家左右,到了2011年企业对外投资加速,数量成倍增长。2016年,惠州企业在境外投资新设立企业19家,对外投资2.2亿美元,同比增长259%。从行业分布看,惠州企业对外投资已拓展到电子信息、服装、家用电器、照明产品、汽车电子等多个行业。

  惠州企业“走出去”的初级模式是在国外开办代理点,逐渐发展为投资办厂。

  随着生产、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跨国并购、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等更高层次的方式。如TCL、德赛、华阳等一批本地大企业已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逐步从产业链的参与者向主导者转变。

  惠州智造背后的行业“隐形冠军”

  16年前,通过对德国400多家卓越中小企业的研究,赫尔曼·西蒙提出“隐形冠军”概念,他用大量数据和事实证明德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真正基石不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而是那些在各自所在的细分市场默默耕耘并且成为全球行业领袖的中小企业。

  在今年的惠州“云博会”上,赫尔曼·西蒙受邀参加了2017中国智能生态创新大会等主题峰会和交流活动,他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的商业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大公司,而是取决于中等规模的企业,中国更加需要“隐形冠军”。

  从“惠州制造”到“惠州智造”,在当下的惠州,除了TCL、全球化工巨头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携手中海油建设的惠州炼化项目等一批蜚声世界的企业和项目,也涌现出了一批“专精特新”的低调“隐形冠军”。

  结合本届“云博会”同步“叠加”的中国手机创新大赛活动来看,代表中国手机设计和应用创新的最高奖项——“天鹅奖”能够落户惠州,也正是因为在全球手机产业的舞台上,活跃着一批惠州“隐形冠军”。

  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由三星、苹果、华为、OPPO和小米等5个品牌占据,虽没有惠州本土品牌,但这5个品牌的手机与惠州都有关联:这5个品牌的手机所用的屏幕、电池、天线等配件不少产自惠州,而三星手机更是较大部分属于“惠州制造”。

  以手机玻璃显示屏为例,约六成的苹果手机屏幕、约七成的三星手机屏幕均产自惠州伯恩光学公司,这家位于惠州市惠阳区的全球最大手机玻璃面板生产商,主要客户还包括华为、小米等,占据全球超过50%的市场份额。

  在手机电池领域,惠州的德赛电池是苹果手机最主要的电池供应商,其总营收绝大部分源于与苹果的合作;位于惠州的全国最大无线通信智能终端天线企业硕贝德,其主要客户包括了三星、中兴、联想、酷派、魅族、OPPO、vivo等;全国最大手机方案设计商龙旗电子,其合作厂商也包括了联想、HTC、小米和魅族等品牌手机商。

  再将视野跳出手机产业链,位于仲恺高新区的旭硝子是全球第二大玻璃制品公司,今年,旭硝子第8.5代显示玻璃项目实现量产;同在仲恺的信利公司,其在全球中小尺寸显示屏出货量排名第5,国内小尺寸LCD液晶显示市场占有率超过35%,排名第一。

  • 相关产品